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关于温州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添加日期:2013-1-23
 

一、温州经济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温州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多元化,随着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温州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目前有200多万人遍布全国各地,创办了3万多家企业,有37万户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总额近4000亿元。而且在海外还有40多万温州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温州经济”在世界各地树立起响亮的品牌,同时温州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有着强烈的致富动机、敏锐的市场观念和坚韧的开拓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独特气质和企业家精神,推动了温州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温州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层面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现,主要有:

     一是受在外创业的温州企业家的影响,温州本土出现了全民创业的局面,特别是一些不具备创业和经营能力的温州本土人士也加入了创业大军,而温州本身就存在要素资源匮乏,环境承载有限,基础设施滞后等不利条件,人人创业势必会影响温州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是温州企业存在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核心竞争力差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温州本土企业家思想道德水平低、文化素质差,导致了温州在近几年来出现了产业转移、企业外迁、资本外流、人才缺乏等种种矛盾和问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数量少、难发展,从而降低了温州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了滞后于浙江经济发展速度的“落后”现象。

    三是发展温州私有经济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温州经济发展失去了“小商品、大市场、经营活”等特点和优势,没有继续按照市场细分原则去走符合市场经济的道路,而脱离实际去片面追求“大规模、新产业、高技术、乱集资”等快速致富模式,特别是近期由于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危机的影响,温州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许多困难,从而呈现了经济滑坡的趋势。

    四是温州严重存在着政企不分、官商合体、关系复杂的现象。前几年温州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活和消费水平也相应水涨船高,但是温州机关干部的待遇也确实落在了经济发展速度的后面,因此温州的许多机关干部的触角也伸向了企业和经济领域,他们和众多的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不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就阻碍了温州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1997年起,温州企业逐步出现生产性投资的外迁,并于近几年达到高潮,近五年来外迁企业已达近3000家,整体迁出的有500多家,这里有外部经济环境吸引力增加和温州本地高成本等各种因素,也从侧面反映了温州市场竞争环境已不利于温州企业的发展壮大。

     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问题,从表面上来看,温州经济正遭遇着一股寒流而进入了“冬季”,但从经济发展历史来分析,经济寒冬时期,往往也是社会改革、改善投资环境、企业转型升级、资产整合重组的良好时机,如果能抓住机遇,下真功夫解决以上那些问题和困难,那么就可以调整战略,改变命运,提升地位,发展经济,才能渡过寒冬,迎接经济复苏的春天。

二、关于温州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第一,温州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转型升级工作,做到政策引导、机制保障、服务到位,努力营造平等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做好转型升级工作,是今后摆在温州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必将进一步加快温州市的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为温州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金融保障。因此,温州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要及时调整和转换思路,在金融、土地、税收等方面制订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优惠政策的同时,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组建相应的工作班子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实现政企分开、官商分离,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公平竞争体系,使从政者做到廉政为官、依法办事,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突破软环境的瓶颈制约,树立长远发展目光,借助于目前大批浙商回归创业的浪潮,以土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为突破口,按照法律法规收回各类闲置土地,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优化人才资源环境,为留住温州企业和在外温州企业家回归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二,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快温州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生产“绿色”、“安全”和“环保”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温州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尽快成立由科技局牵头和财税、工商、土地、宣传等各部门组成的科技创新领导机构,建立高科技项目智能库,吸收、储存、筛选、审核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提供给企业来进行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开拓,并给予这些企业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培养温州本土企业家努力打造百年企业的雄心和意识。与此同时,要切实改变温州企业“低小散”的不利局面,改变温州企业家“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加快传统小企业的整合步伐,采用资源整合、股份转让、技术入股、科技合作等各种模式来加快小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的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强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提高制造技术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实行名牌战略,打好产品“绿色”、“安全”和“环保”品牌仗,树立温州高科技企业品牌的新形象。

       第三,突出温州经济优势,充分发挥温州民间资本作用,切实转变全民创业的不合理局面。温州本来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矿产资源、能源要素、人力资本非常稀缺,加上工业化发展模式依赖劳动力密集型为主,发展的要素支撑严重不足。因此,全民创业更加剧了这些生产要素的缺乏和无序竞争,创业要具备很多的要素,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盲目的经商和创业的。政府要教育和引导温州本土企业家和经商者做到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有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引导真正有能力、有技术、敢创新的人去创业和发展,有针对性和有条件的扶持部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从而引导和扶持民营经济逐步向高科技产业迈进。

     第四,金融改革先行,把温州民营资本作为“粘结剂”,推动高质量的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危机的爆发,虽然对部分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是温州的金融业仍然比较发达,温州民间资金依然十分充裕,因此温州市政府和金融部门应根据温州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投入方向,一方面可以把投入温州市政建设的几百亿元资金投入到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来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就可以解决许多企业“贷款难、转型慢”的矛盾;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到阻止温州民间资本外流和大力引进外部资本“双管齐下”,把民营资本作为“粘结剂”,积极改造老的传统企业,实施高质量和高层次的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再现温州经济新活力;同时努力创造引进那些代表管理、技术行业领先水平的跨国企业和国内外500强企业进驻温州的条件,把传统的、单一的产品国际化转向企业国际化,鼓励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和浙商回归企业家对内直接投资,以此推动温州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                                                                                                                                                                                                                                                                                                                                     在外温州企业家联合总会副秘书长:陈继军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构概况 | 政策法规 | 图片新闻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州经济发展研究院  地址:湖州市兴业路378号  联系电话:0572-2210091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技术支持:后普网络 浙ICP备13000367号